爸媽常出差?小心養出內向寶寶
寶寶個案:
洋洋快到5歲了,有點內向,在幼兒園也是老師眼中的乖孩子,平時在家話比較多,但最近一年媽媽經常出差,洋洋都是由奶奶帶著。奶奶說洋洋不愛說話了,媽媽也注意到洋洋心里有話,但有時不論怎么問,就是不說。媽媽與老師溝通過,老師說洋洋本來在幼兒園就是不愛說話的孩子,最近也沒發生什么事情。媽媽很苦惱,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心事呢?
心理分析:
孩子的心理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孩子的每一個階段都要施以必要的關注。洋洋的情況主要就是因為奶奶缺少與洋洋的交流,只是保證了孩子生活上的需要,沒有或很少考慮孩子的心理需要。而媽媽由于忙于工作也忽略了與他的溝通,他心里渴望與媽媽交流,但又不確定媽媽是否有耐心聽,是否有時間聽,慢慢地,洋洋就不愛說話了。
其實造成孩子這種內向、膽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由于先天氣質類型、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孩子從小就非常敏感,很難適應新環境,不愿意接觸陌生人。其二是由于父母教育方式不當而造成的。有些孩子則因為父母上班無人照看,被父母關在家中;有的家長因害怕孩子在與外界交往的過程中染上不良的習慣而不讓孩子出門玩耍;有些家長由于過分溺愛孩子、包辦一切,導致孩子沒有能力去適應新環境,不會與小伙伴共享。對于這些孩子,父母不妨嘗試以下 一些做法,希望能給您和孩子一些幫助。
一、家長在生活中要盡量多地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要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以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二、家庭要努力創造條件,帶孩子走出家門,去一些公共場所或有同齡小孩的朋友家做客等等。剛開始,可以為孩子選擇一兩個性格開朗、年齡略小的伙 伴一起玩,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并容易學會與人交往的一些方法。多鼓勵孩子與小伙伴交往,并注意觀察孩子在交往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孩子如何去處理。
三、家長要和幼兒園老師溝通,請老師幫助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學會與小伙伴交往,感受其中的樂趣。
四、當孩子在社交中表現出合群時,家長和老師要及時鼓勵、強化,家長是自信及良好人際關系的榜樣,也會對孩子健康、開朗性格的形成有所幫助。
五、在整個過程中,家長要有耐心,不要提出過高的要求,要循序漸進。如,當孩子不敢和客人交往、不敢大聲講話、不敢做滑滑梯等游戲時,家長不要強扭著孩子。否則孩子會更加恐懼,更加害怕與人接觸。
本文地址:http://www.chsiri.com/guoxueji/23879.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
- 上一篇:兒科醫生歐茜 像我這樣做媽媽
- 下一篇:怎么幫BB度過 幼小銜接敏感期
相關閱讀: